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建筑工程
律师简介MORE+

孙远强系重庆捷讯律师事务所主任、高级合伙人。孙远强律师从事律师工作20余年,先后办理了2000多件民商等各类诉讼与非诉讼..

联系我们

网 址:www.syqls.com
联系电话:13008337939
办公电话:68447406 QQ:545749130
办公地址:重庆九龙坡区袁家岗中新城上城5栋14楼

建筑工程
买房纠纷案例

来源:   网址:http://syqls.com   时间:2022-09-15 13:28:00

  买房对普通市民来说是件大事,可由此引发的纠纷也令人烦恼。签合同、办按揭、办证、装修每个环节都有可能出现纷争。买房的纠纷是否也曾困扰过你或正在困扰着你?如果遇到类似问题,我们该如何应对这些纠纷?该怎样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本期我们选取几个最为常见的问题,并邀请浙江华顶律师事务所林兴律师来作答,为你解决买房的纠纷和困扰。

  【案例1】

  恋人分手后该如何处理房产呢?

  珊珊和小谢原本是一对恋人,毕业后便在一起居住。2008年初,小两口在市区看中了一套商品房,计划用两人共同的储蓄10万元支付首付。小谢因工作需要出差了一个月,这期间珊珊独自一人办理好了所有的购房手续,并支付了10万元的首付。令人惋惜的是,小谢在出差期间结识了上海分公司的同事小刘,且一见钟情。小谢申请调入上海分公司,并决定和珊珊分手,出售两人合买的房子折现,以便到上海另筑爱巢。小谢提出变卖房产的要求自然得不到珊珊的同意。无奈之下,小谢只好偷偷地拿出购房合同到中介公司出售。但由于合同书上写的全是珊珊的名字,没有一家中介公司能受理。

  【律师说法】

  本案的关键是房产证上所署的购房人的名字到底是谁。如果是两个人合买的(即《购房合同》上签署了双方的名字),就共同享有,应属于共有财产的分割问题。

  按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共有财产分为两种:一种是共同共有,即共有人对共有财产不分份额地共同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共同共有多存在于具有特殊关系的人之间,如夫妻、家庭之间;另一种是按份共有,即共有人按各自享有的份额对共有财产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分割共有财产,首先应判断共有关系的类别,即是共同共有还是按份共有,如不能证明共有关系为按份共有的,应当认定为共同共有。能够证明按份共有关系的证据有共有人之间签订的协议、权属证书上记载的份额等。但本案中所涉及房屋是由珊珊个人名义买的(即《购房合同》上只有一个人的签名),那么房产就归个人所有。按照情理上来说,如果另一方也出钱了,应该归还另一方钱财,但前提条件是未签署购房合同书的一方必须拿出有力的证据证明其支付了其中的费用。如果没有证据,就无法收回房产(或钱物)。

  律师特意提醒,如果两人未婚同居,最好能签署一份同居协议或者同居期间财产协议。如果不能提供上述协议,最好是能在发生纠纷时及时地找出证据来证明,而且在买房的时候也可以同时签署两人的姓名,或是进行公证来避免今后房产纠纷。

  【案例2

  房价涨了就想违约

  今年年初,何小姐经人介绍看中了一套房子。双方谈妥价格、签订购房协议书后,何小姐支付了2万元定金。由于该房子产权迟迟未下,房子交割之事也只好推迟。但是,近期房东张先生却告诉她说,不想卖了,愿把定金退还给她。何小姐很气愤,认为张先生看到房价涨就违约是不道德的。但更让何小姐苦恼的是,由于是熟人介绍,当时协议没有约定违约赔偿的相关事宜。

  【律师说法】

  双方签订定金协议书是客观事实,尽管期间因卖家未获得产权而中断签订正式合同,但那份协议书一直到现在仍然有效。卖家由于房价涨感到;吃亏;而反悔显然属违约行为。针对这种情况,何小姐可以要求卖家继续履约,如果卖家拒绝履约,何小姐可以提请诉讼,要求退还定金并做相关赔偿。同时,林律师提醒,购房是人生重要的一件事,不管是通过什么途径买房,最重要的是要签好合同。

  【案例3】

  买房子面积超出怎么解决?

  市民刘先生夫妇购买期房一套,签订的商品房买卖合同中约定的房屋建筑面积为98.56平方米,但一年之后刘先生夫妇收房的时候,开发商告诉他们房屋的实际建筑面积为106.56平方米,比合同中约定的平方米数多了8平方米。开发商要求刘先生再支付这多出的8平米的房款,面对此种情况,刘先生表示非常气愤,同时也提出疑问:自己该如何维权呢?

  【律师说法】

  交付房屋时房屋面积与合同约定不符,或超出或缩水、公摊面积不明确等面积纠纷是让许多买房人特别闹心的事情。要避免这种纠纷的发生,购房者在签订房屋买卖合同时要提高警惕,合同中不仅要约定建筑面积、公摊面积误差,还要约定套内建筑面积误差。房屋交付时,房屋面积误差的绝对值在约定范围内的,买卖双方根据实际面积据实结算房价款;交付房屋的面积误差比中有一项超出约定范围内的,则买房人可以要求退房,开发商需将购房款退回,约定了违约责任的,可要求开发商承担违约责任。